發刊詞:你太過焦慮,是因為從未看清過自己 你好,我是林紫。1998年,我創辦了國內最早的非藥物心理谘詢機構——林紫心理機構。20年來,我接待過上萬名來訪者,做過2萬多小時的個案谘詢。 20年的心理工作,我接觸了太多人的焦慮:父母為兒女焦慮,員工為業績焦慮,夫妻為婚姻家庭焦慮……全民焦慮,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病。在我看來,所有的焦慮背后,都隱藏著三個古老的話題:我是誰?從哪里來?到哪里去? 不知道自己是誰,所以不斷地向外尋找,試圖通過别人的肯定和物質滿足,來刷自己的存在感和價值感; 不知道自己從哪里來、為什麼成為今天的樣子,所以,管不住自己的情緒、卸不下重重壓力; 不知道自己到哪里去,所以越努力越迷茫,時刻擔心錯過和失去些什麼、擔心未來會怎樣…… 這三個話題,都指向一個問題,就是你從未真正了解過自己,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究竟是什麼。所以才被未知、恐懼和不確定所動搖,亂了自己的節奏。 我很希望,陪你一起學習一點心理學,更好地了解自己、讀懂自己,從而走出焦慮,過更好...
推薦詞:IBM大中華區數字化負責人倪鑫:科技緩解人現實生存焦慮,心理學安撫心靈焦慮 大家好,我叫倪鑫。IBM大中華區數字化平臺負責人。認識林紫老師,是源於IBM公司最近在全球發起的一項應對自然災害的公益活動——代碼行動,鼓勵全球開發者,科技類企業,運用技術,提升人類面對自然災害的應對能力。 我深知災后的心理干預以及重建,對於災難幸存者、親屬、救援者,都至關重要。同時我也了解到,林紫老師和她的團隊,20年來先后參與了汶川地震、雅安地震,馬航失聯以及韓亞航空事件,等重大災難的心理救援與重建。 汶川地震后的第三天,林紫機構的專業心理志願者,就帶著完整的援助計劃抵達了災區,持續三年開展公益心理援助。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以民間的力量來持續做專業性極強的公益項目。 科技,可以幫助人類提升面對自然災害的防禦、應對及重建能力,緩解人們對環境惡化帶來的現實生存焦慮;而對於那些在自然災害中的幸存者、經歷者或救助者,他們所面臨的精神或創傷焦慮,則更需要像林紫老師和她的團隊這樣的心理學人,帶著專業與愛的力量,用心理學撫慰傷痛。 我...
推薦詞:不丹前首相肯讚·多吉:佛教中的平衡,是不丹人克服現代壓力的關鍵 Hello,my Chinese friends! I am Kinzang Dorji, from the Kingdom of Bhutan. 中國的朋友們,大家好,我是肯讚·多吉,曾經是不丹王國的首相。 Sincethe 1970s, Bhutan has been pursuing cross national happiness as its primarydevelopment goal. Thanks to the profound wisdom and foresight of our world King,his name is Jigme Singye Wangchuck. Since then, Bhutan has been knownthe world over, as one of the happiest countries, and definitely as thehappiest country in Asia. As we know throughout the world, as more and morewealth is created, young people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anxious, accompaniedby insecurity, turmoil and dissatisfaction. 感謝我們的第四代國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由於他的深刻智慧與遠見,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不丹一直將追求國民幸福作為主要發展目標。從那時起,不丹就最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之一而聞名全球,並且...
推薦詞:音樂人李驥:在林紫博士面前,人性的平等和尊嚴,是自然不造作的 您好,我是李驥。 認識林紫老師是在一場心理學習的課程上,我這個心理的初學者,和已經投身谘詢助人事業十幾年的林紫老師成為同班同學。 第一件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林紫老師的謙恭,不論在問學、還是待人上,都一樣的真誠。對於還在定義生命目標、高焦慮的我而言,是難得的輕鬆。在這樣一位大師面前,人性的平等和尊嚴,是自然而不造作的。 於是、和林紫老師的緣分就此開展。十年的時間每一次都是林紫老師先考慮到我,不論學習還是分享,我的焦慮,總能從林紫老師的幾句關懷中得到緩解。 如果您的生活也被煩躁、焦慮困擾,那麼一定不要錯過林紫老師的課程。親近善知識,您一定能從林紫老師的課程中感受到那份真誠的心。 願意陪您一起認識自己、衝破生命的挑戰。
第一課 以畫繪心 | 如何通過畫畫來認識自己 —本期你將聽到— 歡迎你與我一起,踏上這趟通往不焦慮人生的旅程。 認識自己是我們的第一站。在開始學習之前,我想先請你們思考一下,你認為心目中的自己是什麼樣的?你覺得,那是你真實的樣子嗎? 别著急回答,我們先借著幾幅名人的自畫像,我來描述,你來想象。看看不同的畫家,心中的自己有什麼不一樣。 第一幅,你可能比較熟悉,是梵高的《耳纏繃帶的自畫像》。梵高在1889年,跟與自己同住的畫家高更大吵一架后,割掉一只耳朵,然后畫下了這幅自畫像。 他畫這幅畫,是想讓自己和弟弟特奧相信,他已經從傷痛中恢復過來了。他還想把這張畫送給母親,希望母親對他的健康放心。所以,畫上的他比以往顯得年輕、整潔許多。可是,所有這一切並不能掩飾他眼底里的絕望。你可以想象,一個連自己耳朵被割,也要如實畫出來的人,是多麼的誠實。可他又在努力的編織一個關於自我的謊言。這樣的誠實,再加上出身於牧師家庭,不善與人溝通的性格,讓他成為了世界上最孤獨的人,最終他也只能以終結自我的方式來終結這份孤獨。 ...
第二課 愛或不愛,身體從來不會說謊 | 生理自我 —本期你將聽到— 在焦慮的時代,過不焦慮的人生。你好,我是林紫。 如果我問你,你認識你自己嗎? 也許你會說,“當然啦!我叫某某某,身高1米6,大學三年級”。可是,這真的就是你嗎?上網一搜,全國可能有數百個你。社會心理學家調查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數萬人,發現雖然95%的人都認為自己擁有自我認知和覺察的能力,但實際上真正展示出了自我認識能力的人不到15%。 你還記得這句詩嗎: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說,人們對身處其中,或者自己手上的東西,往往難以正確認識。中國的心理學家,把這個叫做蘇東坡效應。 有人總結了蘇東坡效應的三種表現形式: 第一種是不屑認知型。這類人的口頭禪是,“我自己什麼樣,我還不了解嗎?”可是事實上,他們對自己真的是一知半解。比如說自己的優點和特長、缺點和需要成長的地方、自己的身體、心態、學習能力、創造能力等等,到底是怎麼樣,能打多少分?許多人並不清楚。 第二種類型叫做片面認知型。片面認知型的人...
第三課 你是什麼角色,朋友圈告訴你答案 |社會自我 —本期你將聽到— 在焦慮的時代,過不焦慮的人生。你好,我是林紫。 週三早上,你餓著肚子趕去公司開會,領導正發言的時候,你的肚子突然“咕咕咕”地叫了幾聲,你尷尬壞了,趕緊干咳幾下想要掩飾,可是肚子跟著又大叫幾聲,然后你發現對面的同事在竊笑,你用余光偷偷掃了一眼會議室,發現糟了,好像所有人都在笑。結果,直到會議結束,領導說的話你一句都没聽見,一整天你都覺得很尷尬,覺得大家一定都還在談論這件事情。 其實,類似的尷尬情形幾乎每個人都遇到過。為什麼同樣是肚子叫,在家人面前就會覺得無所謂呢?那是因為:你不能接受的不是肚子叫的自己、而是别人眼中的自己。前者是你的生理自我,肚子叫和打嗝放屁一樣都是與生俱來的生物屬性;后者,則是從他人的看法和評價、從自己與外界的互動中而來,心理學就把它叫做“社會自我”。 社會自我的發展在3到13、14歲之間。3歲前,我們認識了鏡子中的自己,知道了自己的生理性别和年齡,知道了“寶寶肚子餓”;3歲后,我們開始社會化,開始認識别人眼中的自己,知道了...
第四課 追隨理想還是妥協現實,如何做好這道選擇題|心理自我 —本期你將聽到— 在焦慮的時代,過不焦慮的人生。你好,我是林紫。 如果說,生理自我的發展階段完成的命題是“鏡子里的我是誰”、體驗到“寶寶肚子餓”;社會自我的發展階段完成的命題是:“别人眼里的我是誰”、體驗到“寶寶心里苦”,心理自我的發展階段則將要完成“我心中的我是誰”、體驗到“寶寶說不出”的苦惱。 什麼意思呢?先與你分享一個我自己的小故事:30年前,我讀高一,新學期的第一節課上,班主任給大家做了一份“氣質類型”測試,包括膽汁質、多血質、黏液質和抑鬱質四個類型,測的是每個中學生最為關注的話題:我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我跟誰比較像。 儘管老師反復強調,類型没有好壞,而且很多人是混合型的,但被測為“黏液質”的同學還是成為了大家的笑點,因為黏液聽起來很好笑。於是,這些同學生氣了,一心想證明自己並不真的黏黏糊糊,但又發現行動上還真像測試結果說的那樣:反應緩慢,不喜歡新環境,善於忍耐,堅韌執拗,有什麼都藏在心里。於是,他們開始體驗到“寶寶有苦說不出”。 ...
第五課 人生就是練習,教你探索自己|彩蛋 —本期你將聽到— 在焦慮的時代,過不焦慮的人生。你好,我是林紫。 今天,我們敲開第一枚彩蛋,看看一位叫做“職場菜鳥”的朋友的來信: 他說:“我感覺自己已經湮没在這大城市的浪潮中,每天都是復制粘貼的生活,徹底變成工作的傀儡。雖然也明白,不是只有我在人擠人的地鐵里掙紮,忍受著漂泊的孤獨,也知道不應該就此停滯和倦怠,否則所有的付出都失去了意義。可是,我該怎樣在工作中,或者是工作之外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呢? 你有没有發現,菜鳥所問的,也正是我們這一週以來抽絲剝繭地在探討的:我是誰?為什麼我想努力卻走著走著失去了動力?人海之中,自己的位置和價值在哪里? 要回答菜鳥的問題,我們需要先靜下來想一想,究竟是誰在操縱著傀儡一樣的自己呢。事實上,臺前幕后,没有别人,只有自己。想明白這一點,我們就可以把被動忍受變成積極行動,在大都市中找尋自己的圈子,為孤獨感建造健康的社會支持系統。在工作中,學習職業生涯規劃,為倦怠感找到持久的動力和發展方向。與此同時,學習壓力和情緒...
第六課 如何借助自我暴露,拉進與他人的距離?|公開我 —本期你將聽到— 在焦慮的時代,過不焦慮的人生。你好,我是林紫。 一位女大學生,對自己的人際關系很苦惱:她覺得自己不屑於花言巧語,耿直真實,總是一腔熱血對待他人,但卻總是好心没好報、不斷被人排斥。同宿舍6個女孩,其他5個一起吃飯逛街,從來不叫自己。她氣憤地說:“太虛偽了,人人都喜歡阿諛奉承、假的很,容不下我這樣的人!” 可是,如果我們再問她的舍友,為什麼這麼做?就會聽到另外一種聲音,“她多管閒事、總是出口傷人,每次都是她先傷害我們的感情”。原來,女生認為的“耿直真實熱心腸”,在别人眼里卻是“多管閒事出口傷人”,而她自己可能根本就没意識到。 所以,你看,很多時候,我們眼中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自己,差異很大呢。這種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或者别人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情況,有一個心理學工具,叫“週哈里窗”。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JosephLuft和Harry Ingham在1955年提出,週哈里是兩個人名字前兩個字母的組合。 如果說一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