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抵壓力,4月2日上午,艾鐵成通過樂道App發表推文宣布離職,不再擔任樂道汽車總裁和蔚來高級副總裁。沈斐將擔任樂道汽車總裁,全面主管樂道銷售工作和區域公司管理,但他並不是完全接過艾鐵成的擔子,真正的掌舵者是李斌。 作為蔚來第二品牌,樂道的出場足夠光鮮,市場預期與月交數千輛的現實存在嚴重錯位,后續也引申出一系列內部管理問題。蔚來要在今年第四季度實現盈利,第二品牌樂道是起量的關鍵。這場戰役,蔚來和樂道都輸不起。 【時間軸】 00:42 艾鐵成離職,沈斐上任,但真正掌舵者是李斌 03:15 樂道尚存挑戰,蔚來賭不起 05:34 預期和現實錯位,樂道頹勢已經影響到蔚來成績單
小米SU7在安徽高速上智駕發生車禍,導致三名花季少女喪生的命案,登上了熱榜的頭條。巨大的輿論風波背后,是大眾海量的疑問:這次事故究竟是怎樣發生的?為什麼没有逃生?為什麼救援不及時?究竟有没有開不了門? 事故本身遠没有最終定論,但車輛碰撞之前4秒的狀態和整個碰撞過程基本明晰。一個關鍵問題是:為什麼人和車會陷入“超過100公里時速高速變道”操作的境況?當下盲目“吹”智駕的環境,是時候進行反思了。 【時間軸】 00:51 車輛碰撞前后的過程 03:20 這起事故與“鼓吹智駕”的大環境脫不了干系 05:05 越標榜智駕的車企,越容易遇上用戶“智駕事故”
2024年底,隨著Deepseek的橫空出世和春晚機器人的亮相,AI的技術革命終於為A股市場吹響了號角。但快速上漲使市場情緒過熱,引發投資者的畏高情緒,隨后便進入了漫長的調整期,且調整幅度遠超市場預期,讓不少投資者陷入疑惑:牛市是否依然存在? 悲觀情緒之下,我們需要重新思考:過去幾年下行的邏輯在哪里?這些原因是否已經得到充分消化?我國經濟復蘇的底氣究竟在哪里?未來又可能有哪些方向值得我們把握? 【時間軸】 00:47 調整幅度遠超市場預期,牛市是否依然存在? 04:46 經濟增速穩步下行,未必是壞事 07:14 如果迎來三浪上升行情,哪些方向值得把握?
3月25日盤后,快手交出2024年財報,營收、淨利潤、用戶規模、GMV 均創新高。這意味著,快手的經營邏輯已經從過去虧損換增長切換為關注利潤、提質增效的模式。與此同時,可靈AI上線大半年,累計營收超一億元。 快手如何通過AI模型的聚焦,完成了生長路徑的重塑?“圖生視頻”的功能,如何與其他業務聯動?高度不確定的直播業務占比下滑,快手該如何找到新的業務增長點? 【時間軸】 00:12 快手“逆襲爽劇”:電商GMV破萬億,淨利潤大增 01:50 可靈AI聚焦視頻大模型,帶來了什麼? 06:00 直播營收占比下降,電商才是“新引擎”?
海底撈2024年財報發布,營收、淨利同比僅分别微增3.1%和4.6%;放開加盟、狂開“小號”后,門店總數仍呈收縮態勢。雖然一系列組織變革儘量讓海底撈穩住,但近期負面事件的處理,還是暴露出經營管理的壓力。 從單店模型來看,經營海底撈還是門不錯的生意;但人均消費持續下降、翻臺率難以提高的當下,想獲得增長,重擔落在加盟擴店、外賣業務和開拓副牌上。那麼,海底撈在這些新嘗試上成效如何,又有多大的想象空間? 【時間軸】 01:15 單店模型:利潤穩定,難有增長 03:08 加盟、外賣、副牌:有益嘗試,增量有限? 05:00 持續組織變革,人才儲備還足夠嗎?
3月25日,比亞迪發布了2024年報。2024財年,比亞迪營收7771億元,同比增長29%;淨利潤402.5億元,同比增長34%;汽車全年銷量427.2萬輛、同比增長41%。 我們該如何看待這份快速增長的財報?2025年,比亞迪還有多大的潛力?汽車市場激烈的“價格戰”會延續嗎,又會給比亞迪帶來怎樣的影響?高達74.6%的負債率,又是怎麼回事? 【時間軸】 0:34 銷量表現:插電混動貢獻了增長大頭 01:58 “價格戰”下,比亞迪是得利者嗎? 04:20 產能與折舊:負債率為何這麼高?
一家昔日高潛力AI公司所陷入的“危險沼澤”,正在給所有奔向AGI夢想之路的AI Agent公司敲響警鐘。近日,瀾碼科技的“薪資償付計劃”出現“實質性違約”,消息人士稱公司欲將欠薪償付節點延遲到2025年6月。 這家由“李開復關門弟子”、ACM世界冠軍週健創辦的獨角獸,曾獲得知名投資機構Atom Capital和IDG投資。那麼,是什麼讓這家公司在兩年多的時間里曇花一現,被資本市場放棄、資金鏈斷裂?公司的內部管理和戰略選擇上,又出了哪些問題? 【時間軸】 2:33 2024年10月,瀾碼資金鏈危機初見端倪 04:00 產品一號位離職背后:初創期就得了大公司病? 07:29 豪賭押注金融賽道,“想簡單了”還是“没得選”? 10:44 AI初創公司,在大廠和六小虎間夾縫求生
2025年這場中國汽車行業“智駕平權”這場風潮,已經刮了一個多月。銷量靠前的自主品牌絕大部分已經加入戰局,超50%自主汽車銷量都將被卷入“智駕”鬥獸場。智能化窗口期正在收窄,戰略卡位決定未來市場份額。 在密集發布會的喧囂漸漸褪去的這個節點,我們也是時候回顧和審視一下,“智駕普及”的準確定義是什麼?又對中國汽車行業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時間軸】 0:57 “清庫存”與推智駕新品兩手抓,比亞迪讓價格戰再升溫。 03:34 各家新智駕體系“金字塔”,如何分級? 06:50 智駕功能與硬件參數解綁,車企如何可持續地迭代升級?
小紅書博主“安妮在迪拜”做了8年的跨境電商。一開始,她以為自己做的是本地市場;但作為一個非知名品牌的亞馬遜賣家,她没辦法直接以高價格、高利潤賣出產品。復盤當地的人口和市場結構后,她把目標轉向了在此工作的“外來白領”。 阿聯酋的產品偏好和審美與國內有何不同?迪拜的社會習俗會對工作生活產生影響嗎?團隊里來自五湖四海的“老外”,又給文化溝通帶來了怎樣的困擾? 【時間軸】 0:57 中東市場的消費主力不是“土豪”,而是外來白領 02:41 阿聯酋不愛“可愛風” 05:14 習俗差異之外,討厭加班的“老外”
永輝超市內部權力處在交接時刻。3月20日,永輝超市發布公告稱暫未聘任CEO,董事會授權公司改革領導小組代行CEO職責,被外界視為葉國富或成永輝超市的“無冕CEO”。經歷一番胖東來爆改后,名創優品去年強勢入股永輝,但永輝持續虧損的局面還未改善。 前CEO李鬆峰“出局”,與京東的撤出有關嗎 ?永輝下一步的調改計劃如何,關閉門店如何善后?葉國富的“433規劃”,能實現永輝的減虧目標嗎?永輝與名創優品,又將如何協作? 【時間軸】 0:05 永輝超市內部權力的交接時刻 02:11 李鬆峰 “出局” 背后的博弈 04:19 超市關店潮下,永輝的轉型之路